2025-09-08 新闻头条
放学时人山人海,家长占满人行道、学生在人流中穿行,城市主干道随之陷入短暂瘫痪。
看似“壮观”实则令人担忧的局面,引发人们对“教学质量如何保证”“安全办理能否到位”的质疑。
当地教体局回应“校园会采取办法保证质量”,但在如此巨大的办学规划面前,这样的许诺明显难消大众顾虑。
“超级初中”的背后,有家长盼孩子“上好学”的热切等待,更有教育资源分配长期不均、学区区分固化的积弊。
城镇化快速推进,配套校园建造却滞后,优质资源持续向少数名校聚集,终究催生出这样的“巨无霸”校园。
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师生比规范,初中师生比的国家规范是1:13.5。以5700名新生核算,该校初一年级至少需求装备422名教师。
可教师的生长,尤其是优秀教师的培育,需求时刻堆集。短期内将很多师资向一所校园倾斜,既不现实,更会掏空周边校园的教师队伍。
加重区域教育的不公。同时,过大的班级规划必然分散教师精力,使关注每个学生变得困难,教学易演变为“规范化流水线”,与“对症下药”的教育原则各走各路。
“超级初中”对公共服务的压力肉眼可见。数千名学生与家长集中出行,瞬间形成周边交通拥堵,既添加通勤成本,也埋下安全隐患。
而巨大的学生集体,也让校园安全排查、心理健康疏导的难度翻倍。这些隐性成本终究由学生。
上一篇:家长与周边居民暴露出教育规划与城市发展顶层设计衔接的短板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