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便秘

瓜类包括西瓜本身性凉立秋后应少吃否则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

2025-08-08 便秘

  秋天从立秋开始,历经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六个节气,“立秋之日冷风至”,立秋节气是时节气候的转变环节。一般开始于每年的8月7~9日。
  
  立秋 · 三候
  
  一候 冷风至|凄冷之风曰冷风,温变而凉气始肃也。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快,形容此刻的风已不同于暑天的热风。
  
  二候 白露降|白天日照仍很强烈,夜晚的冷风刮来构成一定的昼夜温差,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亮的露水,故曰白露降。也表示秋金对应白色。
  
  三候 寒蝉鸣|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又叫寒螿、寒蜩,是一种头胸绿色、尺度较小的蝉,“知了、知了”的叫个不停。《立秋》诗曰:“一叶梧桐一报秋,稻花田里话丰收。虽非盛夏还伏虎,更有寒蝉唱不休。”
  
  立秋·食养
  
  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态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此养收之道也。”秋季肃杀,万物收敛,故称 “秋刑”,使神志安宁平静,以避秋季肃杀之气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,秋季养收,顺应天然,把神态回收,减少思虑、欲念,变肃杀之气为平和之气,这便是秋季摄生准则。
  
  立秋的气候特点是由热转凉,也是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步转变为阴盛的时期,同时受天然界影响,人体阴阳代谢也呈现阳消阴长的趋势。因此关于一般人群来说,秋季摄生凡精神态志、饮食起居、运动锻炼,皆以“养收”为准则。
  
  【宜滋阴润肺】
  
  《饮膳正要》说:“秋气燥,宜食麻以润其燥,禁寒饮。”秋燥依据气候特点及症状又有“温燥”、“凉燥”之分,此刻多为“温燥”。燥气当令,易伤津液,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。例如,可在立秋节气食生地粥,以滋阴润燥。
  
  另立秋时节,肝心少气,肺脏独旺,此刻饮食上宜增酸减辛,助气补筋,以养脾胃。少吃姜、葱、辣椒等辛味食物,多食酸、甘味食物,可适当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枇杷、菠萝、乳品等柔润食物,以益胃生津。
  
  【宜调脾暖胃】
  
  中医认为“培土(脾)能够生金(肺)”,调理脾胃能够达到补肺的意图,所以,入秋后脾胃调理也显得重要。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、肢体厌倦、面色萎黄,或有嗳气、口气、大便稀粘等表现,所以除了戒烟禁酒、饮食规则,少吃多餐外,可适当吃点健脾化湿的中药,以促进脾胃功能的康复,如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芡实、山药等。
  
  【勿贪凉】
  
  立秋后的天气特点将逐步呈现出迟早较凉、正午暴晒的特征,昼夜温差将逐步加大。正所谓“立秋迟早凉,正午汗湿裳”。此刻若仍是像暑天那样大快朵颐、贪凉食,是极易伤脾胃的。
  
  我国素有“咬秋”的习俗,便是在立秋那天一定要吃西瓜,消除初秋之邪、润养五脏。吃完这个西瓜今后,便不再持续生食大量瓜类,民谚说“秋瓜坏肚”,便是指瓜类包括西瓜自身性凉,立秋后应少吃,不然简单引起胃肠道疾病。
标签:
相关推荐